国内精品99,免费的很黄很污的视频,天天干天天插天天操,av不卡中文字幕,999在线视频,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欧美一区二粉嫩精品国产一线天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資源稅改革一石二鳥

每日經濟新聞 2011-12-31 08:44:14

“最初的資源稅是為了解決資源產品的高額利潤問題,但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資源稅正在逐漸地向綠色稅種轉化?!?/p>

每經記者 彭斐 楊柳晗 發(fā)自北京

我國資源稅改革全面啟動。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資源稅暫行條例》)正式施行,資源稅改革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率先展開。

分析人士表示,資源稅屬于一種地方性稅收,我國油、氣資源相對集中在經濟欠發(fā)達的中西部地區(qū),實行從價計征有利于提高地方財政收入,拉動中西部經濟發(fā)展。此外,資源稅改革還將大力推動中國的節(jié)能減排。

地方政府得益資源稅快速增長

11月1日,計征方式從“量”到“價”的改變,正式開啟了資源稅這塊“蛋糕”的重新分配。修訂后的《資源稅暫行條例》于全國展開,按照安排,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成為資源稅改革率先開展領域。

根據修訂后的《資源稅暫行條例》,油氣稅率從西部資源稅試點時的5%改為5%~10%,這次改革暫按5%的稅率征收。以2010年中國原油產量約2億噸計算,按2005年財政部公布的石油稅率為14元~30元/噸計算,資源稅總額約為44億元/年。

資源稅改革的鋪開,對于西部能源大省無疑是一次增收的開始。去年6月1日,我國率先在新疆實施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當年12月又將新疆資源稅改革方案擴大到內蒙古、陜西、甘肅等12個省區(q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稅局統(tǒng)計,改革一年來,新疆共新增稅收35.78億元。

據陜西省發(fā)改委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陜西省從今年起對原油、天然氣資源稅實行從價計征。1~5月全省資源稅收入完成19.66億元,同比增長1.21倍。其中因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增收9.82億元。

陜西當地地稅官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資源稅改革在地市的逐步展開,資源稅稅收保持了快速增長。就全國而言,資源稅改革涉及到數百億元資金重新分配,其必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誰污染誰付費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資源稅改革主要還是為了將開采資源的外部效應內部化,定額征收已經不能反映資源價格的變化,而為了促進資源的節(jié)約開發(fā),從價計征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以稀缺資源焦煤和稀土為例,此次修訂將焦煤和稀土礦分別在煤炭資源和有色金屬原礦資源中單列,相應提高了這兩種重要稀缺資源的稅額標準。所有煤炭的稅額幅度原定為0.3元~5元/噸,修訂后將焦煤單列為8元~20元/噸,稀土的稅率由原來的0.4元~30元/噸提高到0.4元~60元/噸。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能源在生產、運輸和消費各階段會不同程度地損害環(huán)境,而環(huán)境費用由公眾承擔。政府可以通過征收資源稅,增加資源性生產企業(yè)的成本,提高開采利用效率,還可以將稅入用于環(huán)境保護,以及進行必須的能源補貼。”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于2011年初曾表示“要深入研究‘誰污染、誰付費’機制,加快推進資源稅費改革,健全和完善生態(tài)補償機制,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環(huán)保設施建設和污染治理,形成環(huán)境保護的有利氛圍和強大動力。”

此外,倪紅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初的資源稅是為了解決資源產品的高額利潤問題,但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資源稅正在逐漸地向綠色稅種轉化。”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